Law School
Professor
Assistant to the Dean of the Law School
生物安全法律与政策;全球生物安全治理
xueyang@tju.edu.cn
卫津路校区7号楼法学院
薛杨,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、院长助理;天津大学人类遗传资源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、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;天津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首席专家、天津市科技法学会副会长、天津市政府法治智库专家;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、中央依法治国办涉外法治专家;《禁止生物武器公约》MX2专家组成员。
长期从事生物安全法律政策与国际生物安全治理研究。主笔撰写的20余篇咨政专报被教育部、科技部、外交部等中央部委内参采纳,部分成果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。在国内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(第一作者),著作(含章节)5部,得到美国国家科学院全球变化协调委员会创始主席、BWC履约支持机构主席等国际同行的积极评价,系列论文被国际知名期刊学术编辑和审稿人评价具有国际水准,部分成果被联合国官网刊载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(子课题)、教育部社科基金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项目。科研成果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青年成果奖和咨询服务报告二等奖、天津市第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、中国CTTI来源智库“年度十项精品成果”、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;教学成果曾获得天津市第十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(文科组)一等奖、天津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(文科组)特等奖(第一名);并荣获“天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”、第二十七届“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(教工)”等荣誉称号.
作为科技部起草专家组成员,先后参与起草了《生物安全法》《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》《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条例(意见送审稿)》;参与修订了国家《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》;作为外交部起草组专家,参与国家生物安全政策起草工作,执笔起草“生物科学家行为准则(范本)”作为中国与巴基斯坦在《禁止生物武器公约》(BWC)第八次缔约国审议大会提案文件,受到各缔约国广泛欢迎;是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、内容以中国倡议为主的生物安全国际倡议《科学家生物安全准则天津指南》的中方主要起草人之一。
曾先后代表中国参加《禁止生物武器公约》第八次缔约国审议大会(2016)、第九次缔约国审议大会(2022)、各年度缔约国审查会议及专家组会议(2016-2023)、“新发传染病、实验室安全与全球卫生安全挑战中美科学院研讨会”(2017、2019)、“中美生物安保二轨对话”(2024、2025)、“中美欧‘人工智能+生物安全’风险治理对话”(2024)、“降低核威胁倡议组织(NTI):下一代生物安全青年全球领军人才国际研讨会”等全球重要生物安全治理会议,并多次作会议主题发言,被《禁止生物武器公约》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、科技日报、学习时报、天津日报等媒体报道。
- Doctoral degree| 天津大学| 企业管理
- Master’s Degree| 天津大学| 企业管理
- Bachelor’s Degree| 西北工业大学| 市场营销
- Law and Policy of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
- 全球生物安全治理;Governance of Global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
- 《禁止生物武器公约》MX2专家组成员
- 天津市政府法治智库专家
- 中央依法治国办涉外法治专家
- 天津市法学会科技法学分会副会长
- 天津大学人类遗传资源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
- 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中心研究员
-
Law School | Tianjin University | Professor 
-
Law School | Tianjin University | Associate Professor 
-
Law School | Tianjin University | Lecturer 
-
 美国科罗拉多大学(丹佛校区) 
- Papers
- [1] 完善生物技术研发安全监管法律制度 筑牢国家生物安全法治防线 《平安校园》2024年第9期
- [2] 全球生物安全中的科学家行为准则探究——兼论《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》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《国际政治研究》2024年第5期(《社会科学文摘》2025年第1期转载
-
- [3] A sustainable balance between innovation and risk: How the “right to science” affects China’s medical biotechnology regulatory policy,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sbj.2024.04.027
- [4] The Hague Ethical Guidelines and the Tianjin Biosecurity Guidelines, 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02/9781394189045.ch16
- [5] Governance of Heritable Human Gene Editing World-Wide and Beyond,全文链接:https://www.mdpi.com/1660-4601/19/11/6739
- [6] Towards Better Governance on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: China’s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in Medical Biotechnology Legislation, 全文链接: https://doi.org/10.3389/fbioe.2022.939295
- [7] Are we ready for the revision of the 14-day rule? Implications from Chinese legislations guiding human embryo and embryoid research, 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3389/fcell.2022.1016988
- [8] Building and implementing a multi-level system of ethical code for biologists under the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Convention (BTWC) of the United Nations,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obb.2021.09.001
- [9] The 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 should endorse the Tianjin Biosecurity Guidelines for Codes of Conduct,Sciences Citation Index, 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tim.2022.09.014
- [10] Biotechnology and Security Threats-National Responses and Prospect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,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(CIGI) Papers, No.249-March 2021。
- [11] 中国的生物安全观与治理体系,《国家安全研究》,2023, (7):77-98
- [12] 破解发展与安全的统筹治理困境 ——生物医学技术风险善治的生成逻辑与原则遵循,《社会与科学》,2022,12(4):17-34.
- [13] 前沿生物技术发展的安全威胁:应对与展望,《国际安全研究》,2020年第4期(被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0年第9期转载)
- [14] 双重困境与动态平衡——生物技术两用性风险善治研究,《复旦公共行政评论》, 2021, Vol.24,11-35.
- [15] 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看习近平人权思想的特征,《南开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8年第3期;
- [16] 中国合成生物技术研究立法完善——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立法比较,《中国发展》,2018年第2期;
- [17] 《禁止生物武器公约》形势分析及中国未来履约对策研究,《军事医学(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)》2017年第11期;
- [18] 国际生物军控现状与展望,《学习时报》,2019年6月14日第2版;
- [19] “注重软法建设,营造生物安全良好氛围”,《科技日报(理论版)》,2020年5月24日第06版;
- [20] 防范化解前沿生物技术风险,载钟开斌主编:《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》,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,2020年10月出版
- [21] 我国应对前沿生物技术安全威胁的对策建议,《世界经济调研》(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),2020年第47期;